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第六届中国人工智能大赛正式启动

[日期:2025-09-09] 来源:  作者: [字体: ]

    近年来,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迅猛发展,不仅从感知识别迈向认知生成新阶段,而且正在逐步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展现出强大的赋能作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落地,在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指导下,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人工智能大赛正式启动。

    一、大赛主题

    融新汇智,竞促发展

    二、大赛时间

    2025年9月-11月

    三、组织架构

    (一)指导单位

    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

    (二)主办单位

    厦门市人民政府

    (三)承办单位

    厦门市数据管理局、厦门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厦门市公安局、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四、赛题设置

    本届大赛赛题设计延续往届“技术赛”与“案例赛”相结合的形式,围绕“安全治理”和“创新发展”两大方向设置赛题。

    (一)安全治理方向

    1.大模型对抗赛

    赛题任务是验证大模型在保证正常功能的前提下的安全防范能力。将邀请大语言模型服务提供者作为选手参赛,主办方设置一批仿真安全测试提示词样本,在可控的环境下,输入到参赛的大语言模型,考察其防范能力,根据实际的防范效果给出排名。

    竞赛数据总量为10000条,按一定比例混合了仿真安全测试和正常提示词样本,以此综合判断模型的防范能力。

    2.AIGC音频检测赛

    本赛题重点围绕人工智能生成音频,由选手提交检验模型,使用主办方提供的数据集对模型的检测能力进行评估。大赛主办方提供约10000段音频数据,其中5000段为真实音频数据,5000段为AIGC生成音频数据,综合判断参赛者提交模型算法的识别检验能力。

    3.AIGC视频检测赛

    本赛题重点围绕人工智能生成的视频内容,由选手提交检验模型,使用主办方提供的数据集对模型的检测能力进行评估。大赛主办方提供约10000段视频数据,其中5000段为真实视频数据,5000段为AIGC生成视频数据,综合判断参赛者提交模型算法的识别检验能力。

    4.AIGC标识提取、溯源案例评选赛

    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具有多模态、高品质、主题丰富特点,并迅速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潜在的滥用和版权等风险也受到高度重视。为应对风险,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规定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中应添加显式标识、隐式标识。同时,强制性标准《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已由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发布。

    本赛题旨在通过案例征集的方式,挖掘和推广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取生成合成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标识,或对AI生成的多模态内容进行追踪溯源,通过内容复现、概率比对等方法将AI信息追溯到基座模型的技术方案,助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合规应用。

    5.大模型幻觉挑战赛

    本赛题旨在通过设置针对性的问题,检验参赛者运用技术手段降低模型幻觉的能力。本赛题要求参赛者提供优化后的大模型接口,主办方将通过向大模型提问的方式,重点考察模型是否存在输出内容与用户输入不一致或者不符合事实的问题,模型幻觉率越低,表现越佳。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大模型在关键领域的可信可靠应用,还能为提升大模型输出质量、增强技术落地可靠性提供有力支撑。

    比赛数据共包括7000余条中文测试样本,涵盖人文、社会、自然、应用及形式科学五大知识领域,模拟真实应用场景,设置信息抽取、知识推理及事实判别等题型,以考察模型在不同复杂任务中的表现,从而深入分析评判模型在各类知识维度的幻觉表现差异。

    (二)创新发展方向

    1.大模型赋能网络安全案例评选赛

    本赛题要求参赛选手提交相关案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识别防范各类网络安全风险。案例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告警降噪、钓鱼邮件检测、恶意代码识别、恶意流量检测、告警研判、安全知识问答、安全告警处置任务编排、安全工具调用等场景能力中一种或多种。

    2.智能图纸审查技术赛

    本赛题要求参赛者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解析市政道路平面图。通过计算机视觉准确定位道路红线、曲线特征,结合自然语言处理解析比例尺、坐标串及曲线要素表;对无标注信息,利用几何反推算法计算曲线半径、分段长度,排除绿化、标识干扰提取道路宽幅极值(大/小宽度,识别加宽渐变段);通过多段线拟合道路红线轮廓,结合比例尺换算或坐标反推,准确计算带状占地面积。最终输出道路长度、曲线半径、宽幅及占地的结构化数据,为道路线形分析、节地评价提供核心数据支撑。

    比赛数据包含100张市政道路平面图,覆盖不同标准规范下的场景(模拟真实工程中图纸标准异构的特征),设置信息抽取、知识推理、事实判别等任务题型,考察模型在复杂任务中的表现差异,深入分析不同参数条件下模型对图纸的理解能力。

    3.人工智能赋能合成生物制造创新案例赛

    本赛题面向“AI+生物制造”领域征集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的成功应用案例,构建覆盖多技术领域的多维度案例评价体系。征集范围涵盖从算法创新到产业化应用的完整价值链,重点关注已取得实际成果的创新实践案例。核心征集方向聚焦生物分子/元件智能设计、智能化细胞工厂构建、生物制造过程智能控制和智能化生物制造技术平台四大关键应用领域。

    4.人工智能赋能供应链案例征集赛

    本赛题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供应链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场景,要求参赛选手利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提出一个针对供应链全流程优化、预测、管理、调度等方面的应用案例。通过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动态决策和协同管理,解决供应链在路径规划、成本控制、需求响应、库存管理、风险应对等环节的实际难题,助力供应链企业提升运营效率、降低综合成本、增强抗风险能力,推动实业供应链的智能化转型。

    5.具身智能应用创新案例评选赛

    本赛题要求参赛选手聚焦特定场景提出创新应用案例,使用不限于双足、四足、轮式机器人或机械臂的多种形态具身智能载体,赋能工业制造、生活消费、公共服务等应用领域,案例可围绕工业制造场景的智能化升级展开,也可探索生活消费领域中工具、载具、玩具等产品的创新应用,或拓展交通物流的高效协同场景、家庭服务中生活辅助与情感陪伴的功能实现,以及应急救援、安防等公共领域的解决方案。

    五、报名方式

    大赛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办赛原则,面向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等征集参赛团队。参赛者可通过中国人工智能大赛官网注册报名。报名时按规定提交所需材料,经审核通过后即报名成功。

    本届大赛接受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报名,各单位可组成联合团队报名参赛。若多家单位联合参赛,需提供每家单位的盖章声明。报名成功后,原则上不可再作任何修改。

    报名有关要求:

    1.参赛者报名信息须准确、真实、有效。一经发现弄虚作假,组委会将取消其参赛资格。

    2.每个单位多报名3支队伍,每支队伍多5名选手。

    3.参赛人员不得为失信被执行人,不得存在重大税收违法失信行为,不得在政府采购中存在严重违法失信行为。

    六、奖项设置

    根据技术赛参赛队伍客观成绩和案例赛专家评审结果进行排名,拟为优秀参赛队伍(排名前10%,向上取整)颁发“第六届中国人工智能大赛”A级、B级奖项。

    获奖团队还将有机会获得以下权益:

    1.方案推介:获奖作品入选由大赛组委会组织编制的优秀作品集,通过品牌大会、官网等渠道进行呈现。

    2.宣传展示:获奖团队可获得在大赛媒体渠道进行宣传报道媒体专访的机会。

    3.机遇拓展:获奖团队有机会受邀参加由大赛组委会/厦门市政府主办的相关会议、活动及培训交流活动。

    4.产融对接:获奖团队均可参与大赛组委会/厦门市政府组织的项目路演、产业对接会、产业合作等对接活动。

    5.供需对接:获奖团队均有机会参与大赛组委会/厦门市政府组织的与业内知名企业需求方进行项目洽谈与合作等活动,优先获得人工智能项目合作机会。

    6.人才奖励:结合厦门新“AI产业人才8条”等政策,为团队成员设置人才引进绿色通道。

    七、时间安排

    (一)大赛启动

    即日起大赛正式启动,开始招募参赛团队。

    (二)大赛报名

    即日起至10月中旬,参赛者统一在大赛官网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组委会将对报名团队进行资格审核。

    (三)比赛阶段

    10月下旬至11月,组委会将按照各赛题报名情况,组织线上技术赛、案例报送、现场路演,竞赛结束后,组织大赛专家委专家对报送的案例和成绩进行评审、复核,评选出获奖团队,获奖团队将通过大赛官网对外公示。

    (四)颁奖仪式

    拟于2025年12月举行颁奖仪式。

    赛事咨询:

    陈文弢18500022046

    中国人工智能大赛组委会

    2025年9月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本文评论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